欢迎访问农民工法治网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登录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农民工调研

乡村振兴我在路上丨试点“田头市场”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2-04-09 来源:汕头市农业农村局 作者:佚名

  每到周末早上,龙湖区龙华街道大衙村的田头市场都如期开市,田头市场已经成为解锁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的“新钥匙”。种菜在田头,买菜到市场,蔬菜从田头到餐桌,往往隔着中间商好几个环节,为了降低销售成本、拉动农产品销售量增长,龙华街道创新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在大衙村启动试点“田头市场”,实现蔬菜从田头到餐桌无缝对接,提高农户收入,助力乡村振兴。

  推动绿色发展,“田头市场”让农户尝甜头

  一直以来,农产品销售困难是农民致富路上的一块挡路石,为了改变这一现象,龙华街道积极探索,试点“田头市场”新模式,把交易市场搬到田间村口,实现农产品产地就地营销。田头市场不但迎合了当代人的消费需求,又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解决了农户销售难的老问题,除此之外,农产品基地附加值也得到大大提升。

  在驻街帮扶工作队队员们和街道农业部门的策划帮助下,去年11月13日大衙村田头市场正式开张,真正做到了“好产品也能卖出好价钱”。同时,街道争取到区乡村振兴局的大力支持,在现场开展农产品检测、红火蚁防控、农技推广咨询、乡村振兴政策、垃圾分类等宣传,并向村民赠送蚊药、种子及农作物,大大提高了田头市场的吸引力。

  作为有名的蔬菜基地,大衙村种植的蔬菜品种主要有玉米、苦瓜、包菜等。“从田头到餐桌”,蔬菜水果最大程度保证了新鲜,让消费者买到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又减少了中间商环节,让农户从中获取更多收益。尤其是农户中的脱贫户,在苦于没有更好的销售渠道之际,田头市场无疑为他们带来新路子,让农产品以符合甚至高于预期的价格卖出去,一解他们心头之愁。田头市场成功面向广大群众大力宣传消费帮扶农副产品,引导大家积极参与消费帮扶活动,推进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如今,每到周六、日早上,走进田头市场早已人声鼎沸,熙熙攘攘。参加的农户从一开始的14户,增加到35户;蔬菜销售量也从最初一上午售出1000斤左右,到现在翻了一番,能卖出大约2000斤;销售额接近每天一万元。农户尝到“甜头”后,也更积极地表示要固定进驻田头市场。

  做强“红色经济”,打造休闲农业旅游目的地

  除了是有名的蔬菜基地,拥有绿色资源,大衙村还是有着深厚华侨文化底蕴的红色革命老区,田头市场附近的大衙渡口就是一处红色遗址。

  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大衙渡口便是中共地下党的重要交通枢纽,是周总理亲自建立的红色交通线中的重要一站,在抗日战争时期,渡口成为了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军民活动场所,到了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更是澄南游击队、平原武工队的联络点和接应点,为潮汕地区的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因此被誉为“红色渡口”。2009年,龙湖区委区政府、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在渡口建设红色渡口纪念亭,并立碑记,作为龙湖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2016年,大衙渡口列入广东省红色军事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大衙渡口列入龙湖区首批革命文物保护开发利用工程。

  除了红色渡口,大衙村还有蔡氏家庙、大夫第、下埕等几处革命遗址,结合“红色侨乡”特色精品示范线项目的建设推动,龙华街道计划加强大衙村红色遗址建设、开设华侨文化馆、打造瓜果蔬菜观光采摘园区,让市民不仅能在田头见到最新鲜的蔬果,也能体验亲手采摘的乐趣。依托丰富的“红色”和“绿色”资源,推进大衙村全面振兴。

  

   相关附件:


原文链接:https://www.shantou.gov.cn/nyj/zwgk/gzdt/content/post_204304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民工法治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金政国信资讯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民工法治网 nmgfzw.cn 版权所有。

京ICP备14049160号-8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