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护堤”
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首要任务是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立足稳字当头,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的高度和长远目标出发,强调稳住农业基本盘,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作为两条底线之一,并从完善监测帮扶机制、促进脱贫人口增收、强化重点区域帮扶和完善帮扶政策四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对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以及全球分化的经济复苏等,给生产周期性强、自然依存度高和发展基础薄弱的农业农村经济,带来了多重多轮挑战。在多重风险冲击之下,一些脱贫地区的发展基础仍不稳固,部分脱贫群众的生活水平还需要持续改善,脱贫产业发展、搬迁安置区建设、帮扶政策调整优化等任务还十分繁重,必须紧盯核心目标,持续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坚决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现象。
具体来看,首先要精准确定监测对象,进一步完善监测帮扶机制,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防护堤”。这就意味着要区分风险类型和致贫方式,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并能够将存在返贫风险的帮扶对象及时纳入救助范围。特别应注意简化程序和实效性问题,就是要尽可能缩短时间、整合资源,防止因工作程序上的问题导致困难对象不能及时纳入帮扶。这两年来,我国已经基本建立了返贫风险发现机制,下一步的关键是健全快速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不断提高帮扶效率。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必要要求。目前,我国大多数脱贫人口都属于低收入人口。这部分群体生活困难和发展困境成因复杂,需要对症下药、精准帮扶。文件从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光伏产业发展、就业帮扶、东西部劳务协作以及乡村公益岗位帮扶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总之,要把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作为重要任务,引导他们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重点地区乡村发展滞后是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乡村振兴的政策举措补齐短板,推动区域面貌整体得到改善。
要特别注意的是脱贫地区微观帮扶政策优化问题。要在保持支持政策不减的基础上,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比如,各地可从保障性、开发性、支撑性、综合性四个维度,对现有微观政策进行梳理分类。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在巩固中拓展,更要在拓展中巩固。当前不仅要高度重视脱贫攻坚成果巩固问题,还要注意将帮扶资源有序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特别是东部沿海等经济较为发达地区,要增强政策设计的前瞻性、系统性,将脱贫攻坚探索形成的重要经验、模式、机制等在乡村振兴中进行推广和延伸,为全国实现乡村振兴贡献经验、作出示范。(经济日报)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gxx/202202/t20220226_827730.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常熟市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 02-06
- 江苏省全面推进第三次全国... 02-06
- 九真山 02-06
- 描绘鱼米之乡兴化的和美共... 02-06
- 护航“平安年”!太湖渔管... 02-06
- 淮安区第三次土壤普查内业... 02-06
- 滨海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品... 02-06
- 骆马湖渔政:执法“组合拳... 02-06
- 秋季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 02-06
- 吉林省农业农村厅2024... 09-18
- 农业农村部公布“中国渔政... 04-29
- 延边州不断提高农业综合行... 04-21
- 解读:晋中市2024年秸... 04-20
- 2024年晋中市农业农村... 04-11
- 晋中市农业农村局2024... 03-30
- 2024年市级以上惠民惠... 03-28
- 202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 03-28
- 吉林省2024年放心农资... 03-27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