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走红的乡村生活短视频
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成为记录当下乡村生活的一种新的流行表达方式。乡村网红通过短视频纷纷占领各大平台。据统计,截至2021年年底,某短视频平台粉丝量过万的“三农”创作者超4万人,“三农”相关视频日均播放量超42亿次。
从早期走红的华农兄弟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李子柒,短视频在传播乡村文化上展现出惊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从藏族白马少年丁真到记录东北乡村日常生活的张同学,新的乡村叙事空间被大大拓展。
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主要还是因为其满足了人们多层次的情感需求。短视频中呈现的淳朴、自然、慢节奏、美好诗意的田园生活,与压力大、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形成了强烈反差,满足了人们的浪漫田园生活想象,使人们得以暂时逃离现实焦虑。对于有乡村生活经验的人来说,这类短视频唤起了曾经的乡土乡愁记忆,产生了情感连接和身份认同;而对于没有此种生活经验的人来说,则更多的是满足了他们对乡村的想象与期待。
当然,乡村短视频的走红也与技术、经济等因素不无关系。相对传统视频内容,短视频制作门槛低、使用成本低、极具感染力和现场感。乡民发布视频的主要动机,也多以工具性的经济致富和情感性的主体表达为主。返乡青年通过分享短视频聚集人气流量而获得经济收益。新媒介技术赋权,为乡民提供了记录乡村、表达自我的契机,使乡村被更多地“看见”。
在乡村短视频的发展过程中,也能清晰看到政策支持、平台扶持的痕迹。之前,国家4部门联合印发的《2019年网络扶贫工作要点》强调,要充分发掘互联网和信息化在精准脱贫中的潜力,扎实推动网络扶贫行动向纵深发展。多地政府借力短视频推动乡村发展,开展短视频乡村创业等活动。各大平台也以流量、资金和技术方式,通过大数据精准帮扶。比如,有短视频平台从流量、电商、消费、教育、旅游等方向出发,建立起常态化帮扶机制,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在乡村生活短视频走红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明白,通过短视频记录的媒介化乡村并非真实或全部真实的乡村。从呈现的内容看,乡村短视频单一化、同质化的问题较为明显,原创性不足,限制了乡村生活的多元化表达。从表达方式看,乡村短视频呈现出的多为娱乐放大化的乡村。短视频的视听属性具有天然的娱乐基因,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取流量,有的博主会采用夸张甚至低俗的方式来吸引粉丝,各种雷人的视频也时有出现。从结果看,乡村短视频呈现的是被滤镜美化的乡村。镜头下的“诗和远方”,仅是复杂乡村图景的一个侧面,完整真实的乡村也被遮蔽在了短视频镜头之外。
由此,短视频没有呈现的主题,恰是乡村发展中被忽视的重大问题。受到“短而快”的局限,碎片化的表达使很多现实问题不能引发严肃的观察和深入的讨论。短视频媒介建构的同质化、娱乐化、滤镜美化的乡村,不能被当成是完全真实的乡村图景。我们要意识到媒介化的乡村与真实的乡村是有差距的。
原文链接:http://www.hljagri.org.cn/rdgz/xncjs/202201/t20220128_826974.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 农业农村部召开黄淮海秋播... 11-06
- 农业农村部与内蒙古自治区... 11-05
- 习近平继续出席亚太经合组... 11-03
- 我省组织开展历史文化名城... 10-31
- 农业农村部应用新一批行政... 10-30
- 《全国“村字号”文体活动... 10-30
- 中国文明乡风大会“村BA... 10-30
- 加强畜禽遗传资源保护 夯... 10-30
- 农耕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 10-30
- 精品法治课 | 蝴蝶效应 08-19
- 筑牢自律防线,激发青春活... 08-19
- 以规章清理促立法质量提升... 08-19
- 保障农民工权益,一文读... 08-19
- 内蒙古:保障农民工工资支... 08-19
- 【大检动态】大武口区人民... 08-11
- 如何在乡村振兴上再加力?... 07-12
- 一图读懂|激活乡村土地生... 07-12
- 减少11项!《市场准入负... 07-12
- 致中共辽宁省委政法委于天...08-24
- 致中共袁州区委鲁旭东书记...06-28
- 致中共宜春市纪委王玮书记...06-28
- 致忻州市忻府区人民政府王...07-02
- 关于开展2021年度农业...06-16
- 关于调整2020年建国初...12-21
- 致滕州市荆河街道办事处党...07-01
- 致中共牡丹江市委马志勇书...05-22
- 致中共鄂尔多斯市委牛俊雁...05-29




